cod作为主要食物的原因如下。高蛋白低油脂,体型大全是肉,傻易捞,数量多,回溯易捞,刺少,守斋可吃。
其实吃起来还好,肉太松了。
north american tour神游到波士顿就看看,合家欢型的剧目,山洞里面那段的舞美很棒,飞毯那段也挺精彩。迪士尼的嘛也不用期待什么惊喜。
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可乐的历史。以前还真没人这么写过。不过愣拼凑一下也挺有意思。
Irving Stone的另外一部纪传著作。米开朗基罗传。
最近关于梵高的作品很多,这本书是鼻祖级别,但对于梵高而言,看他的画是对他最好的理解,别的都有太多二次解读和过分诠释。
一杯咖啡看一下午书是不错的,咖啡真的一般,但环境很多时候是你想要的。
用游戏化去设计奖惩机制以激励员工玩命干活的洗脑神器。
不要过分关注积分化奖励机制、描述你的用户、搭建你的游戏系统
非常有用,人不可能记住全部的细节,即使记住了会浪费你有限的精力。演唱会上准备非棕色M&M’s也太给耍大牌找借口了吧。
“No wise pilot, no matter how great his talent and experience, fails to use a checklist.” – Charlie Munger
比较详细的说了下拜占庭帝国的始末,第一次知道衰落是由威尼斯人为始作俑者。需要结合地图理解最后的君士坦丁堡保卫战,确实绕不过去,只能炸开城墙。
非常浅显的理解了elon musk,关于第一性原理难道就是大规模社会化分工的反面吗,为了省钱就拆分开来自己生产自己组装,这就是第一性?如果这么简单就好了。
讲童年创伤的一本书。话说童年也没那么脆弱吧,有了性格问题就找童年的来源,不是一个好的思维方式。
苏格拉底的申辩
柏拉图写对苏格拉底的另一本书,关于审判。读下来感觉苏格拉底是一个为了个人理想不顾民间疾苦且极其自恋的人,视死如归,没死找死。为了证明自己思想的深邃自愿站在民众的对立面。not a fan。本来想给老师吹一波牛逼的,吹成这鸟样。
成功史都是老生常谈了没什么新鲜,他给孩子的三封信是第一次看,感触很多。
1. 做好小事是做成大事的基石,如果你从一开始就高高在上,就无法体贴部属的心情,也就不能真正地活用别人。
2. “让我等等再说”,是洛克菲勒在经商中始终奉行的格言。他做事有一个习惯,在做决定之前,总会冷静地思考、判断,当一旦做出决定,就义无反顾地执行到底。
3. 高贵快乐的生活,不是来自高贵的血统,也不是来自高贵的生活方式,而是来自高贵的品格——自立精神。
真的非常精彩,一环扣一环毫无尿点,紧张刺激,把不能出声这件事情演绎到极致。但剧情有硬伤也是不能回避。我肯定会搬到瀑布旁边去住,这时候还在乎可用居住面积吗。不能出声的生死攸关时候生孩子,不想没觉得,一想不太对。其实最后想想,人类如果不说话,其实也可以生活的挺好的。
生物的进化不是一场必须一次通关的游戏,而是一场可以无数次存盘的游戏。眼睛的进化的例子很奇妙。
一夫一妻的婚姻制不是一次神圣的道德盛宴,而是一次理性的选择。
习惯型取悦症都是信心上有些问题,需要被人不断肯定而产生的。提出的解决方法居然是和拖延症中和一下,想想是对的。拖延症和取悦症中和一下岂不完美。
投资最重要的事。逆势而为。不能做赌徒也不能做牙医。未来不止一种,量化风险是成功投资的保证。
Insight和accident的对比。广告公司BBDO的看门法则。太笼统了
初中时候读了太多的小说,并没有系统的总结过方法。小说的精髓不就在于没有套路吗?
好想揍丫的。安格鲁萨克森人的极度自恋。号称自由的创造者。Daniel Hannan这议员是个自恋狂。
从大的方向阐述群体这个概念。一本老书了。现在大多都不是从革命这些角度去剖析群体效应,但共同点是相同的,一旦形成群体,就会出现智力下降、自信倍增、情绪激动等特征。
春秋时期的贵族文化、魏晋时期的士族文化、宋元时期的平民文化、元明时期的流氓文化,清朝的奴隶文化这五个发展阶段以及四次转折。总体在以国家构架构想国民性是没有问题,但过于厚古薄今了。野蛮时期的野蛮是无法被记录的。
事实就是这样,集体的沉默一定是有时代背景的。像书里提到的,好的表示礼貌,中性的多为习俗,负面的多为恐惧。其实不用急着打破,存在即有合理性,即便需要改变也是长期的。
超级笼统的西方艺术史,各种小道逸闻趣事倒也挺有意思。
很难讲为什么游戏会让人自愿花时间,目标,规则,团队,反馈,激励,持续。事实就是确实有人大把时间仍在游戏上。如果通过游戏完成一些能解决现实生活的任务会更大的激励玩家,可如何切入呢。
新的点不多,只是为了和黑天鹅抬杠吗?观点其实是对的,防范于大概率的问题而不是小概率的灾害,因为防范本身不是没有成本的。
Jared Diamond的第三本书,喜欢他思考问题的角度,每本书都有自己的新颖之处。这部主要用一个个相对孤立的环境解释环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