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ook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6/10

1942年夏天,瓦斯科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寇。于是,瓦斯科夫带领一支由丽达、热妮娅、丽萨、加尔卡、索妮娅等五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与敌人交战中,姑娘们一个个都牺牲了。班长丽达受重伤后不想拖累瓦斯科夫,她托付瓦斯科夫去找她儿子,随即开枪自杀。瓦斯科夫满腔仇恨地直捣德寇在林中的扎营地,他缴了敌人的械,押着德国俘虏们朝驻地走去。途中,他见到以少校为首的援兵迎面奔来,欣慰地因伤口流血过多而晕倒了。许多年之后,已白发苍苍、左手截去后安上假手的瓦斯科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五个女兵的坟墓,给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当地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肃立致哀。

能突破意识形态的封锁,在冷战时期同时取得两大阵营认可,是因为它关注的都是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喜怒哀乐。呼唤人们在和平年代里热烈相爱、努力生活,是它最深沉的主旨。

Posted in: Book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6/10

有几点写的很好
第一,梅兰芳为什么能在大师辈出的京剧界建立行业领先地位?梅兰芳从被判定为“祖师爷不赏饭”到成为中国戏曲界第一人。除了家世、才能和勤奋,善于把握时代变化和京剧观众心理,用“移步不换形”的方式全面革新京剧,是制胜的关键。
第二,梅派有什么特点?梅派最大的特点,是全面的均衡和规范。这来自梅兰芳对于京剧的认知。他认为,舞台艺术要平衡发展,“善用其长,不可过火”。他的标准是:走到舞台上,就要变成一件艺术品。
第三,梅兰芳为什么能一直保持中国戏剧第一人的地位?因为他能够自己成全自己。无论在民族大义、金钱利益,还是入情世故中的小节,他都善于平衡和取舍。这使一批原本看不起京剧演员的社会名入对他刮目相看,鼎力相助。

Posted in: Book
Tags:

American Gangster Mass Market Paperback

American Gangster Mass Market Paperback

7/10

是禁酒令,促使美国黑帮快速壮大。黑帮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在美国黑帮的历史上,找到了两股最强大的催化剂。第一个催化剂,是腐败的政客。政客和移民团体之间的选票交易,催生了大量的黑帮。第二个催化剂,是禁酒令。它提供了巨大的盈利机会,让黑帮越来越强大,并且从一个个零散的组织,聚合成一个庞大的犯罪联盟。点像我们去医院看病。医生在开消炎药时,一定会提醒你,至少要吃够几天,把病菌彻底杀死。否则,一旦药量没吃够,病菌非但不会被杀死,还会逐渐对药物产生抗体,变得越来越顽强。禁酒令就是这么一剂猛药,虽然来势迅猛,但是,它又没法清除全世界的酒。这时,抗体产生了。酒类交易转入地下,成为黑道的生意,并且滋生岀一套庞大的犯罪网络。

Posted in: Book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

6/10

捐纳制度就是买官的制度。这是中国帝制时代长期合法存在,甚至被官方鼓励,也基本能有效管控的一种制度。这项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之久,比科举之类的人才制度都要长寿,它固然会导致权力寻租之类的腐败现象,但在中国古代,也起过一些正面作用。

Posted in: Book
Tags:

簪缨世家

簪缨世家

6/10

琅邪王氏在魏晋士族政治的背景中起家,诞生了“卧冰求鲤”的著名孝子王祥。在西晋灭亡以后的特殊背景中,琅邪王氏抓住时机,走上了权力巅峰,创造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奇观。但在刘裕建立刘宋王朝以后,随着皇权的重建,琅邪王氏逐渐走向衰落。琅邪王氏的昙花一现,与皇权的衰落息息相关,是中国历史上的特殊现象

第一,琅邪王氏崛起的背后是士族政治的岀现。王祥树立了以儒家的孝道为核心的道德声望,同时为子孙留下了“与时推迁,平流进取”的家风,这使得琅邪王氏得以跻身士族的行列。
第二,琅邪王氏走上权力巅峰,则与门阀政治的产生有关。王导和王敦共同塑造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推动了门阀政治的形成。王敦的两次叛乱一胜一败,则反映了门阀政治的特征:皇帝处于门阀的控制之下,同时门阀之间又追求势力的平衡,反对任何一家独揽大权。
第三,琅邪王氏后来逐渐衰落,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皇权政治的回归。出身贫寒的刘裕建立了刘宋王朝,凭借手中的军权打击士族门阀,门阀政治就此结束。王僧达和王僧虔截然相反的命运,说明琅邪王氏在皇权面前只能俯首帖耳,这个政治家族就此衰落下去,到了隋朝彻底消亡。皇权政治终究是中国历史的常态,琅邪王氏的辉煌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

Posted in: Book
Tags:

食肉成瘾

Meathooked

10/10

生为一个肉食主义者有时也非常困惑,彷徨。更不知道成瘾的后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从今以后,素食而少欲,少欲则心静,心静则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智力超群,慧由心生。这本书不是立即需要读完的一本书,而是需要用一生去品读,更是去坚持。很感谢送我这本书的人,没有你,我此前读过的所有书都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时候还有相反的作用,对人,对己。古人云:“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从此以后,作为一个心中的素食主义者,静静的朗读诗歌:

安静里有佛语的黄昏大漠直烟飘进苍鹰飞过的天空
日和月照着我们的烟火那是天地从前的样子
在光阴分岔处我有了荒芜的身世和内心的风景,
绕过多事之秋保持有梦的天真内敛静修。
我无意剃度蒲团之上捧心长跪赞美苍白,
以荷自居向宁静起誓像个朝圣者卑微如空。
与世界最柔软的部分融合擦出细碎的温暖,
那个叫做心灵的物质生出滴水微尘的悲悯。
对命运一无所知却又活得死心塌地,
做个不合时宜者沙沙的书写声大过一场雷雨。
一年解体了散成孤零零的每一天那是岁月的核,
有粮食山水怀抱有一切可以托付的真实。
跨过昨天这个时间的遗址明天尾随而来,
本土主义的安静和一生的奔波深藏于今天。
灵魂比飞翔还轻云朵善良着看顾人间,
月亮刚刚诞生河水浅且清时空凝滞仿佛可以触摸。

Posted in: Book

《春秋》与“汉道”

《春秋》与“汉道”

7/10

围绕儒家和法家的争论展开。
第一,儒家和法家从斗争到合流,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儒家化。汉武帝时期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汉朝当时面临着法律和文化不兼容的问题,于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意见,按照《公羊传》中提岀的“以德化民”思想,开启了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第二,西汉中后期,儒法两家又陷入了斗争,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一度被打断,这是因为《谷梁传》中恢复周礼的空想暂时成了主流。《左传》的重新发现为这种主张提供了依据,王莽的岀现也促使这种主张被付诸实践。于是在儒生的支持下,王莽发动了“托古改制”运动,引发了灾难。
第三,东汉时期,经过灾难洗礼的儒生冷静了下来,开始意识到法律儒家化比恢复周礼更为现实。于是光武帝刘秀一边用谶纬压制儒生的批评意见,一边重新推崇《公羊传》,将法律儒家化推向深入。这带来了儒法两家的最终合流。古代中国的“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经常是一回事,这背后是儒法两家从斗争到合流的历程。

Posted in: Book
Tags:

尘几录

尘几录

8/10

陶渊明的诗和他这个人,其实是在漫长的时间里筛选出来的一种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最终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神话。塑造陶渊明,是古代文人上千年来共同谋划的一个局。你、我,只是加入局中的当代玩家而已。

Posted in: Book
Tags:

Politics in the Ancient World

Politics in the Ancient World

7/10

在古代西亚和埃及那样的君主专制地区,还有帝国时代的罗马,都不存在这本书分析的那种政治。专制君主治下虽然也有讨论和争执,但最终的决定权属于君主。相反,古代雅典和共和时期的罗马,政治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国家大事不能交给一个入或者一小群人来独断专行,普通民众直接参与进来。这种政治背后的社会结构特征,是贫穷与富裕的公民之间的合作与斗争。芬利对雅典民主的深入研究,改变了学界长期以来对于城邦民主的负面评价。他对罗马政治的分析,也挑战了过去长期流行的那种认为罗马是铁板一块的寡头统治的观点。

Posted in: Book

靖康之变

7/10

洗白北宋的一本书。

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悲剧。在过去的印象,主要责任人是宋徽宗和佞臣蔡京、童贯等人。好像如果没有这一群昏君佞臣,北宋就不会灭亡。历史并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徽宗等人确实应该为靖康之变负责,对于北宋来说,很多措施都是“双刃剑”,既解决一部分问题,又带来另一些问题。这一点在军事领域最为突岀。北宋初年的“抑武”政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问题。从此之后,武将篡权作乱的事情就基本没有再发生,北宋也得以摆脱“五代”时期的命运,社会也因此稳定了下来。这是“抑武”政策有益的一面,但却也埋下了军事羸弱的祸根。北宋的兵制也同样如此,一方面它解决了流民问题,稳定了社会治安,但却造成了军队战斗力的低下。不是要对北宋的“抑武”政策和人物进行批判,任何一项措施,在制定的时候,都是针对特定问题的。而当特定的问题被解决之后,政策本身就应该被调整,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推行下去。

Posted in: Book
Tags:

论学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

6/10

费希特哲学体系的构建,是在欧洲启蒙运动大背景下,对人类的理性能力抱有乐观心态的情况下完成的,他相信人类不仅可以实现在自然上的进步,也可以实现社会生活上的进步,最终实现人本身在精神上的完满,也就是人的绝对统一。

Posted in: Book

Law and Revolu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 Reprint Edition

Law and Revolu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Western Legal Tradition Reprint Edition

6/10

法律与革命

刷新了马克思与韦伯的社会学理论对法律的看法,重新解释了近代西方法律的形成。

西方文明之所以独特,就是因为它拥有独特的法律制度、价值和概念。西方法律的制度、价值和概念被有意识地世代相传数百上千年,形成了强大的传统。西方法律的传统诞生于11世纪的教皇革命,它使罗马主教成为教会唯一的首领,把神职人员从皇帝、国王和封建领主的控制下解放了出来。它使教会成了一个法律共同体。西方第一个现代法律体系,也就是教会法由此形成。教会法又引领了王室法、封建法、城市法等等世俗法律体系的形成。它们之间是多元并存、相互竞争的关系,共同塑造了西方法律传统。

Posted in: Book

汉代农业

汉代农业

6/10

农业起源教科书

第一,汉武帝把重农抑商从观念变成了制度,推岀了“盐铁官营”和财产税等政策。他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土地兼并,避免豪强坐大,威胁皇权。
第二,汉武帝的重农抑商政策反而加剧了土地兼并,因为经商受到限制以后,豪强更加倾向于土地投资。土地兼并导致一些农民向边远地区移民。在新移民地区,生活条件比较差,地方官容易胡作非为,老百姓还拥有自己的领袖。一旦遇上天灾,这些地区就可能爆发起义。
第三,重农抑商政策还与一个历史现象密切相关,那就是古代中国长期无法走出马尔萨斯陷阱。工商业得不到发展,科学技术也就无法进步,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之间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于是古代中国无法走出马尔萨斯陷阱,不断上演王朝兴衰的周期律,最终在1800年被欧洲甩在身后

Posted in: Book
Tags:

The Secret Life of Dust: From the Cosmos to the Kitchen Counter, the Big Consequences of Little Things

The Secret Life of Dust: From the Cosmos to the Kitchen Counter, the Big Consequences of Little Things

8/10

奇妙的尘埃

从很小的地方入手讲了一个奇葩的问题
首先,尘埃是宇宙万物信息最真实的记录者。他们因为数量繁多、体积微小,所以时常被人忽略。且这些讯息会伴随尘埃的移动,被带到宇宙和地球的各个角落。
其次,尘埃里藏着地球与生命历史的过去。只要懂得如何去破解这些讯息,可以从尘埃上了解到地球生命演化的过程,以及人类历史当中许多隐藏的细节。
最后,尘埃对生活有着很多影响。没法摆脱尘埃,而尘埃在入类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没有尘埃,人们就不可能正常生活。但许多尘埃,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Posted in: Book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

6/10

从权力的内在逻辑剖析了中国自秦汉时期就逐步确立的皇权政治,首先在思想上树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后分别针对世俗的百姓阶层和朝廷的官僚阶层建立不同的制度来让皇权深入人心,比如针对百姓建立宗庙制度、年号制度和宫殿制度;针对官僚建立廷议制度。以此得出,中国的皇权其实塑造了皇帝与中间阶层的矛盾,本意是强调皇权下人人平等,应该是“天高皇帝近”,而非“天高皇帝远”,这也造成了中国古代造反之人往往都是打着平等的旗号追求皇权的奇观。

第一,秦国在统一天下以前,实行军功入仕为主,多种选官途径并存的制度。在统一天下以后,由吏入仕逐渐成为主流。精通法令,能够忠实执行命令,成为选官最重要的标准。这导致官员在行政中认法不认人,缺乏人情味,秦朝的灭亡和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为了解决秦朝选官制度的问题,汉文帝开创了察举制。汉武帝又创立了一年一度的举孝廉制度,察举制于是走向了成熟。察举制在东汉时期逐渐被豪族把持,在魏晋时期发展成了九品中正制,这标志着察举制的变异和衰落。
第三,汉朝创立的察举制又导致官员和地方势力相结合,成为一个上通下达的士大夫阶层。皇帝为了制约士大夫,经常拉上宦官做帮手,“皇帝一宦官一士大夫”的权力大三角也就成型了,这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权力结构。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宦官专权时代,也就是东汉末年、唐朝后期和明朝晚期,背后都是这个权力大三角在起作用。
你看,汉朝为了解决秦朝的问题,创立了察举制。察举制虽然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问题,留待后人去解决。人类制度的演化,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解决旧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

Posted in: Book
Tags:

南北战争三百年

南北战争三百年

7/10

战争真的一点不好玩,很无聊的暴力游戏。

大概说了如下。过去,我们对古代军事、战争的印象和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战争并不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的样子,通常情况下战争都没有华丽的技巧,它的规则和原则都很简单,简单到残酷的程度。就像我们说的,真实的战争就是井然有序的冲锋、送死。

其次,古代战争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战术和技术上都保持着一定速度的演化。这种演化的剧烈程度,并不亚于我们通常知道的,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的变化。

第三,战术的演化和变迁,并不都是自身决定的,而是很有可能因为偶然因素而变化。比如前面说到,冶铁技术的改善。

第四,在真实的历史中,不仅是社会需求决定着军事的形式,军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反向塑造社会。

Posted in: Book
Tags: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

6/10

外儒内法,多真实
第一,皇权思想的核心是皇帝的权威与责任。秦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和无微不至的绝对责任,汉朝的皇帝仍然如此,但利用儒学给皇帝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这就是所谓的“外儒内法”。
第二,皇帝为了使皇权思想深入人心,设计了很多制度。为了在百姓心中确立皇帝的权威,皇帝建立了宗庙制度、年号制度和宫殿形制。为了使官员畏惧皇帝的权威,皇帝设计了廷议制度。在汉代,廷议不仅是皇帝发号施令的场合,也是皇帝宣扬礼法的时刻,这也是“外儒内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皇权思想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天高皇帝近”,也就是皇帝消灭中间阶层,直接控制每一个入。这创造了“皇帝面前入人平等”的观念,后世的起义军领袖总是打着平等的旗号来追求皇权。同时这也塑造了中国社会的一组基本矛盾:皇帝和中间阶层之间的矛盾。皇帝离百姓是近还是远,这是中国历史上很多改革背后的根源。

Posted in: Book
Tags: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7/10

士大夫科普全集
第一,士大夫是一个古代中国特有的群体,这个群体起源于西周时期,主要特点是同时担负文化传承和行政事务两种角色。
第二,士大夫群体经历了从合到分,再从分到合的发展过程。西周时期的封建士大夫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化成了儒生和官吏这两种人,到了东汉初期,这两种人又融合成了士大夫的新形态,也就是帝国士大夫。
第三,士大夫政治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优越感,学以致用的传统,以及在做官还是归隐问题上的困惑,都受到了来自传统士大夫政治的影响。士大夫精神当中“和而不同”的元素,以及以人为目的而不是工具的态度,都可能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启示。

Posted in: Book
Tags:

Imperial Warlord: A Biography of Cao Cao 155-220 AD

Imperial Warlord: A Biography of Cao Cao 155-220 AD

7/10

国之枭雄

曹操究竟是奸雄、枭雄还是英雄。印象中的曹操其实都是抽象化的曹操。而很难了解他所面临的环境、实际和他的抉择。

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军阀割据、社会动荡、权威衰弱的时代。而曹操一直在试图对秩序进行恢复。但由于各种原因,他所能做到的就仅仅是恢复北方的秩序而已。而在统一无望的情况下,曹操的政治理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由于他自己野心的扩大,另一方面又是迫于现实,最终的结果就是曹操以“魏政权”取代了“汉政权”。

Posted in: Book

寻他千百度

寻他千百度

7/10

《寻他千百度》收录了40多篇金庸的文史随笔,范围从历史、文学、戏剧到围棋、京剧、摄影。

第一,能观察出金庸总体的文化和历史观念。他认为,中国文明强调平稳调和。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其他民族,保持了特殊的延续性。因此,应该以一视同仁的民族观念来看待中国历史。他还特别关注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历史事件背后的世道入心。

第二,我们能读到金庸武侠小说的文学线索。金庸取法乎上,有很高的文学鉴赏力,他的写作,既吸收了莎士比亚戏剧的结构和标准,也借鉴了世界经典长篇小说的表现方式。另外,金庸小说具有广博丰富的文化血脉。他笔下的围棋江湖,也和武侠江湖一样跌宕起伏。

第三,关于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我们可以多听听金庸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武侠小说虽然也有文学意味,但基本上仍然是娱乐读物。但未来的武侠小说,有提升文学价值的空间。他的武侠精神,来自童年时代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憎恨。

Posted in: Book
Tags:

The English Constitution

The English Constitution

6/10

白芝浩这货是个英吹,凡是英国的都是好的,把美国骂的。。

首先,英国不是三权分立制衡,而是以女王为首的富于尊严的部分,和以首相为首的富于效率的部分,两者的结合。三权分立制衡是一种防范权力滥用的框架,它的目的是好的,三权的分立在现代国家也都成了事实,但如何使得事实上分立的三权达成良性的合作,一起支撑起国家这座大厦,光讲“分”是不够的,研究岀“合”的道理来更有启发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白芝浩的尊严和效率两分法不是三权分立制衡理论的敌人,而是它活生生的补充和升级。

其次,女王对于英国来说是必需的,因为她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她的主要功能是汲取权威。这个方面是三权分立制衡理论的短板。三权之中谁来负责尊严呢?三权相互独立且平等,谁去做那个表面上高人一等,实际上为了“永无谬误”不能管事儿的呢?显然三者都不合适。那三权分立的国家,尊严怎么办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白芝浩对女王的解说提醒我们,国家除了三权的关系要理顺,在它们头上还有尊严这个头等大事要好好处理。

再次,首相在英国很厉害,他拥有的是合立法与行政于一身的权力,这是高效率的保证。但首相大权很重要的作用是要节制民主,把平民院代表的人民自身难以克服的多变性、党派性和自私性都克制住。三权分立制衡必须处理好民主时代的这些基本问题,国家制度才能良性运转下去。

Posted in: Book

Les Miserables

Les Miserables

9/10

悲惨世界

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了,大概内容如下。主人公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七个可怜的孩子。有一年冬天,他找不到工作,为了不让孩子饿死,他只得去偷了一块面包,因此被判处五年徒刑。在服刑期间,冉·阿让因不堪忍受狱中之苦四次逃跑,但最终都没有成功,刑期也从五年加到了十九年。假释出狱后,苦役犯的罪名永远地附在冉·阿让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连住宿的地方都没有。即使同样是做苦工,假释犯得到的报酬也只是别人的一半。

不甘心被人如此欺负的冉·阿让感到十分苦恼。正在他感到灰心气馁的时候,冉·阿让遇到了米利埃主教。米利埃主教是个善良、正直、极富同情心的人。他好心收留冉·阿让,他在自己家里过夜。但走投无路的冉·阿让却为了生计偷走了主教的银器,准备潜逃。途中,又被警察抓住,但关键时刻,善良的米利埃主教声称银器并不是冉·阿让所偷,而是自己送给他的,并且连银烛台也一同赠给了他,就这样使冉·阿让免于再次被捕。而冉-阿让也被这一位主教的宽厚与爱心所感化,获得了新生的勇气,决心从此去恶从善。之后,冉·阿让确实改名换姓,化名马德兰,埋头工作,而命运也给了他机会,让他在制造黑玻璃小工艺品上有所发明而起家,经过了十年的辛勤努力,他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办起了企业。成了大富翁后,他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他为滨海蒙特勒依城的穷人花了一百多万,创办托儿所,创设工人救济金,开设免费药房等等。他的善举让他得到了大家的爱戴,并终于当上了市长。

也是在此期间,冉·阿让认识了妓女芳汀,一位女工。她有美发皓齿,多情而又幼稚无知的她真心爱着一位大学生并以身相许,失身怀孕,但这个大学生却是个逢场作戏的轻薄儿,对她虚情假意,不久便弃她而去。芳汀生下了女儿柯赛特后不敢返乡。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泰纳迪埃大妈。芳汀为了有时间赚钱,把女儿寄养在泰纳迪埃家。这夫妇俩其实是极其贪婪、庸俗的一对,经营着一家小旅馆,但生意很糟糕。他们同意收留柯赛特其实也是为了骗一笔钱还债。小柯赛特慢慢长大,夫妇俩人想尽办法,以各种理由要芳汀寄更多的生活费。一方面骗芳汀说她的女儿过着怎样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却随时随地地侮辱、虐待、殴打小柯赛特。让她小小年纪就要干杂事,打扫房间、院子、街道,洗杯盘碗盏,甚至搬运重东西。总之,可怜的柯赛特在那里受着非人的待遇。

芳汀在把女儿托付给泰纳迪埃一家后,来到了滨海蒙特勒依一家玻璃制造厂工作,工厂的老板便是马德兰先生,也就是冉·阿让。芳汀来到工厂之后,终于可以自食其力了,每月都会给旅店老板泰纳迪埃写信、寄钱。她的美貌引起了当地许多恶妇的嫉妒,她的行为更成了她们议论、猜忌的对象。终于有一天,一个名叫维克图尼安太太的人查到了芳汀的过去经历,将她有私生女的事揭发了出来。她的几位同事以马德兰先生的名义给了芳汀50法郎,让她离开,但马德兰并不知道这件事。芳汀从此开始了她的悲惨经历。她被解雇,再也没有人肯雇用她,她无法靠劳动养活自己和寄养在别人家的女儿,只能为10法郎卖掉了自己的一头秀发,40法郎出售两颗门牙,最后沦为娼妓,变为社会的奴隶。曾几何时,一个活泼的年轻少女变得形容枯槁,病入膏肓,还饱受社会的歧视。

马德兰知道芳汀的真情和悲惨遭遇后,感到十分内疚,也深深地被她感动,于是决定要照顾她们母女俩。有一次,恶少把雪团塞进芳汀的衣衫,芳汀反抗,却要被警察沙威监禁。马德兰出面干涉,沙威是冉·阿让在狱中的警长,认为罪人永远是罪人,一直对冉·阿让穷追不舍的沙威认出了马德兰就是当年的苦刑犯。他写信告发,却没得到理睬。马德兰将芳汀救出后,把她接到工厂的诊所请人照顾,立即给泰纳迪埃夫妇去信,还寄了一笔钱,让他们把柯赛特送来见病重的母亲。贪婪的夫妇俩却一再拖延,用各种名目骗马德兰一次又一次的寄钱。眼见芳汀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马德兰十分着急。正在他为此事伤神的时候,另一件烦心事又接踵而来。

当地一个叫尚马蒂厄的老头被当成冉·阿让正在接受审判,冉·阿让于是陷入了矛盾挣扎中:如果承认自己的身份则会被捕,无法照顾芳汀母女;如若不承认,一个无辜的人就会为自己所累,被捕入狱。良知最终战胜了一切,他毅然走上法庭,道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冉·阿让因此又开始被通缉。他来到芳汀家中,沙威带人前来逮捕他,芳汀受刺激死去。冉·阿让也再一次被投入狱中。

但没多久,冉·阿让从监狱中逃了出来,去蒙费梅找芳汀的孤女柯赛特。几经波折后,他终于在圣诞节找到了正去泉边打水的柯赛特。跟着女孩回到旅馆后,他亲眼目睹了女孩的悲惨生活,于是立即从狠毒的夫妇俩人手中救出了可怜的小柯赛特。带着她来到巴黎。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冉·阿让带这女孩逃进了巴黎市郊的一个修道院,在那里将她抚养成人,他们两人也在那里过上了暂时的平静生活。

好景不长,几年后,平静的生活再起波澜。长大后的柯赛特因为一次偶然的机遇,在公园里遇上具有共和思想的年轻人马里尤斯,两人一见钟情。马里尤斯原先受到外祖父吉尔诺曼的影响,是个保皇派。他的父亲蓬梅西是拿破仑手下的爱将,拥护共和,在滑铁卢之战中立了战功,被封为男爵。吉尔诺曼敌视女婿,不让他与马里尤斯见面,否则要剥夺马里尤斯的继承权。蓬梅西为儿子的前途着想,只得忍气吞声,只能趁儿子上教堂之际,偷偷去看儿子。他快去世时才给儿子留下遗嘱,把真相告诉自己的儿子。马里尤斯受到震动,暗地里查阅书报,了解到父亲的英勇事迹,终于改变立场,离家出走,接触到“ABC之友社”的共和派青年,很快加入他们,成了一个共和党人。

起先,这位共和派青年并不知道他爱上的这名少女名叫柯赛特,也不知道和这少女在一起的先生是冉·阿让。他找到柯赛特的住处,向她倾诉衷情,他俩常幽会,但马里尤斯的外祖父不答应这婚事,马里尤斯终于和外祖父决裂。1832年6月,ABC的成员都投入起义。冉·阿让此时也知道了柯赛特与马里尤斯的恋情,深受打击的他收到马里尤斯来信后也来到街垒加入了战斗。

战斗中,冉·阿让放走了被俘的警长沙威,还把自己的住址告诉了他。他的行为终于感动了沙威,使他相信犯过错的人真的会幡然醒悟,重新做人。战斗激烈,许多战士身亡,马里尤斯身受重伤,冉·阿让从下水道将他救离险境,送到他外祖父家中。但当时身负重伤的马里尤斯并不知情。他外祖父看马里尤斯安然无恙,答应了他和柯赛特的婚事。在两人成婚的第二天,冉·阿让将自己的身世向马里尤斯和盘托出,后者知道了大为震惊,对他冷眼相看。连他辛辛苦苦带大的孤女也误解他,离开了他。多年来舍己教人,最终却连多年来与他相依为命的“女儿”也误解自己,伤心的冉·阿让抑郁成疾,终日只有孤寂与他相伴。

而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马里尤斯才知道冉·阿让原来是自己一直寻找的救命恩人,连忙去接他来同住,但冉·阿让此时已经生命垂危,最后在柯赛特和马里尤斯怀里与世长辞。

Posted in: Book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9/10

百年孤独

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自己的表亲结婚但又因为忍受不了邻居的嘲笑,将邻居杀死后决定搬离原本居住的村庄,听从吉卜赛的人的建议前往他处,并在一处地方建立名为马孔多的村庄,后面陆陆续续提到了不同年代发生的故事,当中经历了许多战争,工业发展以及大屠杀等等,马孔多这个村庄也日趋随着布恩迪亚家族衰落而逐渐衰败,其中有特色的是,作者为家族内每位成员取相似的名字,用意是在于反复强调这整个家族的整体性,传达着不仅仅只有血脉传承百年,孤独也会蔓延百年,主角们无不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对抗孤独,有参加革命的、反复做手工炼金术又或是沉迷于情欲的等等,整篇以奇诡的手法反映了殖民、独裁、斗争和流血的历史,以及遗忘和孤独的主题。在故事最后这个梦中之镜的马孔多小镇,最终也如镜花水月的幻影般消逝。当世人遗忘了自身的历史,而被外在的资本主义所侵蚀,那这城镇的命运,就如同古老的印第安王国跟流浪的吉卜赛人一样,终究会成为暴力与金钱所掩盖的亡魂。这是作者对布恩迪亚家族的预言与警告,也是作者对拉丁美洲历史沉痛的控诉与警示。

Posted in: Book

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

Confucius: The Secular As Sacred

7/10

孔子:即凡而圣

对于孔子来说,单独的个体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或者真正的人。儒家理解的人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努力,积极地参与到人的特定关系之中,在尊敬他人的礼仪行为中才能够实现的。礼仪为我们规定出生命的真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去发现、了解这个真理,并且直道而行。

这种解读扭转了西方人对于儒家礼仪的认识。在他之前,西方人对于儒家的礼仪大多抱有一种批评的态度,认为礼仪是对于人性的压抑,是一种单纯的非人性的形式。在芬格莱特看来,这是由东西方不同的对生命的理解造成的。对于儒家来说,礼仪恰恰是人性真正的实现。对儒家礼仪的这种解读,跳出西方思想中个人主义的束缚,真正做到了回归儒家思想本身来理解孔子。而且,他的哲学训练,让他把这件事情表述的如此清晰,这不仅对于不了解中国传统的西方人有意义,其实,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同样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Posted in: Book

雍正帝

雍正帝

8/10

雍正在康熙末年诸多皇子夺取皇位的复杂争斗中杀出重围,对皇权所得来的不容易,以及维护独裁统治的必要性,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他希望自己的民生政策不会被官僚集团利用,造成对百姓的盘剥,因而试图通过极端独裁的方式,来保证政策执行。因此继位之后,他打击皇室宗亲中的对手,抑制臣子中的朋党,打击所有能对抗自己的力量,将中央决策权牢牢握在手中。他还利用密折和养廉银等制度,监控了地方官员,又掌握了政策的执行权,这是其他皇帝都未曾做到的事情。他的本意是想利用独裁,将自己的惠民想法付诸实践,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独裁专制的本质与百姓的利益是矛盾的,并不因为他的想法而改变。因此在他死后,所谓的善意消失了,专制的恶却没有。并且由于他的举措,反而使皇权专制得到了加强,造成了此后政府对百姓变本加厉的伤害。雍正施行的是一种充满善意的恶意政治,最终也导致了清朝不可挽回的覆亡结局。

Posted in: Book

随园食单

6/10

对吃很有研究
第一,本书的作者袁枚,是清代中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家。他中年辞官,在南京随园过了四十多年富裕悠闲的隐退生活。他积攒了平生吃到的美味佳肴和饮食经验,写成了这本《食单》。
第二,袁枚承接了晚明文人思想,主张自由,敞开怀抱拥抱生活。同时,也有圆滑自恋的一面,一直被认为思想和艺术格调不够高超。他的文化贡献,主要在于对世俗生活的尊重和存续。
第三,除了具体的菜谱,《食单》还详细列举了饮食方面的准则和禁忌。从采购、加工、材料搭配和实际烹饪上,都有具体标准,流露岀生动的文人生活格调。
第四,《食单》对如何筹备宴席、如何请客,也给出了原则和建议,对今天的社交礼仪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Posted in: Book
Tags:

上学记

上学记

8/10

满满的温度。何兆武,生于1921年,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翻译家。在西南联大攻读本科、研究生期间的见闻和心路历程,讲述了关于求知的意义和原则:要建立广博的认知系统,不带预设立场地接触各个学科,更加幽微地了解世界。求知的前提,是追求思想的自由。求知的准则是求真,不掺杂任何利益概念。这样的知识,也是通向幸福的道路。

第一,关于求知的意义和原则:要建立广博的认知系统,不带预设立场地接触各个学科,更加幽微地了解世界。求知的前提,是追求思想的自由。求知的准则是求真,不掺杂任何利益概念。这样的知识,也是通向幸福的道路。

第二,关于历史观。真正的历史不只是由胜利者、高雅的上层书写的正史,可能存在于各种人类智慧形式中,凡是能反映入的精神和生活的材料,都属于历史。想要在历史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建立新的观察坐标系。

第三,真正的幸福感,不在于实现物质上的现实目标,而是达成一种精神状态。这需要建立丰富的精神世界,也需要把个人的前途和时代、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Posted in: Book

大汉帝国在巴蜀

8/10

蜀汉政权从建立到败亡,对它产生决定影响的,不是军事因素,而是政治选择。《隆中对》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而无清晰的手段指导,使刘备虽在军事上部分实现了“跨有荆益”,得到短期利益,却付岀了联盟破裂的政治代价。不但为此与孙权反目,还因为以不当手段占据益州和称帝,失去了人心,损失了最大的政治支持。尽管刘备死前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由诸葛亮坚持北伐进行了挽救,一度延续了政权的寿命,但这一影响已经不能消除。益州旧人对政权合法性的质疑,始终伴随着谶语的秘密流行影响着入心,并在诸葛亮死后大行其道。不但否定了北伐方略,更催生了《仇国论》这样的理论,在外敌入侵时演化为投降舆论,直接促成了蜀汉的灭亡。因此可以说,早在蜀汉政权诞生之初,对政治缺乏深刻、准确的认识,就注定了其结局。

Posted in: Book
Tags:

Tesla: Inventor of the Electrical Age

Tesla: Inventor of the Electrical Age

6/10

特斯拉

第一,特斯拉独特的理念主义发明法。理念主义发明法就是先用想象力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形成发明的理念,找到发明原理,他的特点就是在头脑中做实验,可以大胆假设,降低试错成本。

第二,特斯拉制造幻象的能力。好的发明不会自动传播。受益于第一次给投资入演示“哥伦布蛋”的成功,和媒体宣传的成功,特斯拉从此非常倚重这种推广发明的方式,用它来吸引投资人注意,获得投资。

第三,带来特斯拉成功的这两点,在没有做到的时候,如何带来了他的失败。

Posted in: Book

Irrational Exuberance

Irrational Exuberance

6/10

非理性繁荣

导致非理性繁荣的结构性因素。

导致股价最初的上涨有很多诱因,包括新时代文化、媒体文化、投资理财方式的变化、社会心理的影响等等。然后,在市场放大效应之下,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入市,股价越抬越高,自发形成了一种庞氏骗局,导致了非理性繁荣。

投资者不是理性的经济动物,他们的投资决策受到直觉思维的影响,直觉思维会导致偏见,而偏见会推动非理性繁荣。在各种偏见性因素中,比较重要的是锚定效应、从众效应、可得性偏好、因果性偏好。它们共同作用,推动了一波又一波的非理性繁荣。

Posted in: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