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
设计还挺巧妙的。
谜语人家里,他把布鲁斯·韦恩的照片和蝙蝠侠的报纸贴在一起,还写道:我知道你的真面目。 说明他早就怀疑蝙蝠侠是布鲁斯·韦恩。 于是他验证这一猜想。引导蝙蝠侠去孤儿院,与此同时给布鲁斯·韦恩寄了炸弹。 包裹上明确写着“布鲁斯·韦恩亲启”,结果是阿福被炸伤了。 谜语人叫蝙蝠侠去孤儿院,导致布鲁斯·韦恩不能亲自拆包裹,说明蝙蝠侠和布鲁斯·韦恩是同一个人。
8/10
英国毒枭准备把盈利丰厚的帝国卖给美国俄克拉荷马亿万富翁。一个越南黑帮。一个拍到毒枭暗箱交易过程照片,欲用此来威胁毒枭的摄影师。Coach是一位综合格斗训练师。在一起恩怨情仇。挺好的黑帮片。
8/10
从残酷的现实到虚构的童话,没有人能给梦想家真正的温暖,附身于Mary Poppins,但往日仍如鲠在喉,不能释怀。当芥蒂被一点点攻陷,终于把梦想家送上了童话的木马,驶向自己的人生终点,并融化更多曾被冰封的心。里面的音乐真是好听啊。结尾时有段录音,唯一的感触就是,其实现实中远没有那么有戏剧性,其实更加平淡,无奇。
7/10
这种作为暴力电影太搞笑了,挺另类反讽的。前后两部分确实有很大差异,前半部分是七个人相继展现变态的那一面,倒不一定是暴力的;后半部分基本上是砰砰砰。
7/10
对于穿越,发生于未发生,时间性这些东西倒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重点是在于少数服从多数的论点上,一般的情况也就算了,在提前判断是否犯罪的问题上是否伦理。当然是不论理的啦,原因是因为2/3误差很大,如果99/100那就是绝对伦理的了。另外比较讨厌片子中的博爱主义,杀人又不一定是错,如果他用牺牲一个小女孩保住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那么他的自杀无疑是太可笑了,是太太太可笑了。
8/10
电影好像一首曲子,一开始慢到可以,俩男人欣赏Bruges;中间快了一点但是很难找到主题,难道是爱情片?总体是喜的;最后突然间变得很快,风卷残云血雨腥风,感觉是悲且正气凛然的。整体也就是传说中的欲抑先扬,也是片子最后一句话”I really really hoped I wouldn’t die.”的最好诠释。剧本很不错,算是错综复杂且大多合情合理,反正一边看着我一边猜了几种结局但都没猜中,直到最后一起杀到片场才略懂,为此还特地查了一下大火力子弹在对前一个人造成贯通伤的情况下会不会对后一个人造成爆破式伤害,答案当然是可以!!只是独眼在火车上抓到年轻杀手并知道他被送回Bruges而不和Harry讲实在是剧本硬伤啊。
8/10
传说是被hangover激励出来的片子,可能是因为对hangover印象实在是太好了,所以对这部的期待就有一点点高。看下来片子非常不错,剧情算的上别出心裁,故事前后衔接照应的很好,整部笑的时间也不会比hangover少很多。小不足可能是主角有点over stupid了,这样连贯性必然牵强。不管怎么说啦,是好笑的片子。
8/10
说实话最开始想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受海报的误导,看海报上的第二个人多像Brad大叔捏。虽然是没有什么明星,不过所有人都演得不错,越狱加强版。更重要的是知道是真实的故事略微有点敬佩,从西伯利亚跑路到印度。。。缺点就是中间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不够,相信途径的每一个新的地点,从希望过渡到失望的心理状态肯定是有的,其实俺相信导演肯定也是拍过的,但无奈咔了。这就是片子的硬伤了,里面东西太多每个人都有着分明的性格,而片子预算的时间非常有限,换句话说这部片子根本就应该拍成电视剧,设想Pacific如果拍在两个小时以内肯定也是难看的要死。另外化妆超好,快没水的时候看他们的皮肤和嘴唇不免一阵难受。
5/10
挺离奇的,梦幻的场景的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