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

Home » Book »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
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

6/10

从权力的内在逻辑剖析了中国自秦汉时期就逐步确立的皇权政治,首先在思想上树立了皇权的至高无上,而后分别针对世俗的百姓阶层和朝廷的官僚阶层建立不同的制度来让皇权深入人心,比如针对百姓建立宗庙制度、年号制度和宫殿制度;针对官僚建立廷议制度。以此得出,中国的皇权其实塑造了皇帝与中间阶层的矛盾,本意是强调皇权下人人平等,应该是“天高皇帝近”,而非“天高皇帝远”,这也造成了中国古代造反之人往往都是打着平等的旗号追求皇权的奇观。

第一,秦国在统一天下以前,实行军功入仕为主,多种选官途径并存的制度。在统一天下以后,由吏入仕逐渐成为主流。精通法令,能够忠实执行命令,成为选官最重要的标准。这导致官员在行政中认法不认人,缺乏人情味,秦朝的灭亡和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为了解决秦朝选官制度的问题,汉文帝开创了察举制。汉武帝又创立了一年一度的举孝廉制度,察举制于是走向了成熟。察举制在东汉时期逐渐被豪族把持,在魏晋时期发展成了九品中正制,这标志着察举制的变异和衰落。
第三,汉朝创立的察举制又导致官员和地方势力相结合,成为一个上通下达的士大夫阶层。皇帝为了制约士大夫,经常拉上宦官做帮手,“皇帝一宦官一士大夫”的权力大三角也就成型了,这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权力结构。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宦官专权时代,也就是东汉末年、唐朝后期和明朝晚期,背后都是这个权力大三角在起作用。
你看,汉朝为了解决秦朝的问题,创立了察举制。察举制虽然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问题,留待后人去解决。人类制度的演化,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解决旧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

Posted in: Book
Tags:

Leave a Reply

You can add images to your comment by clicking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