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分析的非常透彻,很好的剖析了中国经济历史。
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预设,忽视了交易成本的存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把私营企业都取消,整个国民经济变成了一个由计划和命令指挥的超级国家公司,组织成本非常高昂,运转不灵的现象常常出现,也没有真正消灭剥削现象,因此,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理论逻辑,就是重新建立市场,削减超级国家公司的运行成本。
中国改革中的关键步骤就是逐步推进的产权界定,因为清晰的私人产权是盘活市场交易的前提。中国的改革在底层和上层两股合力之下,从农村的包产到户起步,扩展到城市和工商业,在传统公有制的势力范围里逐步把所有权、转让权、合约权给划出来,奠定了一个活跃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
继续推进改革的未来难点和痛点。渐进式的改革也是不均衡的改革,在重新界定产权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伸缩余地很大的体制选择空间。容易改的都改完了,剩下都是硬石头。我们今天面临的产权界定问题,往往出现在稀缺资源领域,涉及方方面面利益的问题,因此改革起来特别困难。再加上自下而上的动力不足,原先那种底层创新、上层承认的路径也不像改革开放初期那么有效。怎么样才能为新形势下的改革提供充足的推动力,是中国深化改革的一个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