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
现代法国的起源
泰纳关于法国旧制度下何以爆发大革命的诊断,概括起来有几条:
首先,是政治体制的病入膏肓。路易十四和他的继承入推行中央集权,虽然极大地增强了法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但也消耗了法国封建传统的残余活力。国王执政能力的每况愈下,官僚系统的日益腐朽,使这部国家机器的运转越来越难以为继。
其次,是强干弱枝导致的社会失衡。法国强大的中央集权,很大程度上摧毁了地方自治,巴黎高度繁荣,而外省日渐凋敝。贵族的权力几乎全由官吏代为掌握,成了无用而庞大的寄生群。他们失去了关心地方事务的热情,却又依然保留了巨大的经济特权和身份特权,这无疑会带来下层人民对他们的憎恨。所以在大革命爆发之后,他们很快就成了革命者的箭靶。
第三,是沙龙生活泛化的恶果。特权阶级在过去以承担责任来证明自己配得上所享受的尊敬和优待,然而,当他们不再履行职责时,他们只在一件事上面表现卓越,那就是教养、品位和风雅才情。他们把生活当成一场盛大的嘉年华,仿佛世界就是一个有闲者们的沙龙。然而,世界其实是一个竞技场所、劳动场所,人活在其中是要流汗流血的,并不是只靠优雅风趣就足以生存下去。
第四,是文人政治的泛滥。旧制度晚期的历史如同一场慢性自杀,沙龙生活催生了法国特色的文人政治。文人本是特权阶层的依附者、寄生物,是各种附庸风雅的沙龙里的点缀。但是急剧变化的社会形势为产生新的思潮提供了土壤,新思潮反过来又影响了贵族。可以说,缺乏实务能力的贵族与空有理论的知识分子一拍即合,失去权力的贵族和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共同为大革命的爆发制造了舆论基调。这就是这场慢性自杀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