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峻的良心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被誉为“一代人的冷峻良心”。一生经历复杂,被当作正直和理想主义的典范,有“文学圣徒”美誉。在他的传记作者看来,这源于一种强迫症似的心理动机,那就是他的内疚情结。他有殖民渊源的家族背景、势利的学校教育和殖民地警察的工作经历,他始终受到一种良心的折磨,总担心自己比别入富有,比别入有特权,这让他不安,让他一辈子都想去赎罪。为了摆脱内疚,他辞去警察职务,多年流浪,这种自我惩罚之举,是为了内省,也为了观察社会,获得写作经验。内疚感让奥威尔成了一个作家,他始终认为“只有赤贫才能当作家”。这些经历让他写岀了优秀的纪实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和《通往威冈码头之路》。1936年他结了婚,携妻子去乡下过日子,城市生活的舒适让他内疚而不自在。西班牙内战,确立了奥威尔写作的方向。他看到许多战友没有死在前线,却死在自己人的迫害之下。奥威尔此前从未经历过意识形态斗争和政治上的党同伐异,他开始对苏联的政治体制产生怀疑。他写下了备受争议的纪实作品《向加泰罗尼亚致敬》,此后他写的每一篇严肃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纳粹空袭时搬回伦敦,和民众一起分担苦痛;在病重时自寻绝路,去荒岛居住。这些举动,符合他苦行主义的生活态度和自毁的性格。在生命最后几年,奥威尔写出了他最有名的作品《动物农场》和《1984》。有太浓的政治意味了。